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互联网巨头 BAT 霸榜国内公有云前三,这是否说明公有云市场趋于集中?
雷锋网消息,2 月 22 日百度公布了 2018 财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本季度百度营收 27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2%,净利润 21 亿元人民币。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报公布之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百度云首次公布了其业绩数据。
百度云季度营收破十亿
百度方面宣布,百度云业务在 2018 年第 4 季度已实现营收 11 亿人民币,比 2017 年第四季度营收的两倍还多。更多数据则没有进一步披露,据雷锋网观察,BAT 三家互联网巨头可能是国内公有云市场仅有的三家单季度过十亿营收的厂商,阿里云上财季(10 月-12 月)营收为 66.11 亿元人民币(9.62 亿美元),腾讯云 2018 年前三季度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可以肯定其单季度营收也超过 10 亿元。
云业务在百度财报中仍归于其他业务中,百度 Q4 其他收入为 60 亿元人民币(8.72 亿美元),增长 104%,官方表示主要是爱奇艺会员服务,云计算等业务带来的强劲增长。
将时间跨度扩大到整个 2018 财年,百度其他收入达到人民币 204 亿元(2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增长推动力同上。
与此同时百度带宽成本也同比增长 27%,至人民币 18 亿元(2.58 亿美元),主要是信息流,视频和云的需求增长。
“2018 年对百度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将人工智能应用从搜索拓展到更多业务领域。” 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表示,百度智能云的平台优势和行业影响不断拓展,使更多用户、客户和合作伙伴从中受益,对于 AI 商业化的探索也正在拨云见日。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的客户基础也在显著提升,我们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正在向电信、交通、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广泛渗透。
公有云厂商拥抱 AI
AI 是百度的未来,百度 CFO 余正钧表示:“百度业务正在由移动互联网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云和自动驾驶多元化拓展,并将坚定持续地投资。我们希望看到这些投资结出硕果,并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动百度的收入增长。”
互联网厂商切入 To B 行业已经是公开的战略,BAT 都进行了以云 +AI 为核心的战略调整,百度云在百度内部也承担着这样的使命。雷锋网此前报道,2018 年 12 月 18 日,百度宣布技术体系架构整合,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搜索公司及各 BG 的运维、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至基础技术体系(TG)。
李彦宏当时发出的架构调整信中提到,此次调整是为了加快 AI 与产业结合, 推动产业智能化进程,提升集团技术平台核心优势,公司决定升级“ABC 智能云”业务战略、加速推进“云上百度”的进程。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百度与央视 2019 年春晚红包互动期间,百度云稳定承接了全球观众 208 亿次红包互动。百度云还推出了开源计算平台 OpenEdge ,帮助开发者构建轻量、安全、可扩展性强的边缘应用程序,将 AI 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物联网设备。
市场增速减缓
IDC 于 2018 年底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2018 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 30 亿美金,其中 IaaS 市场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 83%。
随着未来的企业应用不断向基于云的开发架构的演进,创新加速器包括 AI、机器学习以及 IoT 等技术的发展使数据量激增,推动了企业对于智能分析和信息实时传递的需求,同时对公有云 IaaS 基础架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公有云从资源型服务转为能力型服务,这意味着公有云厂商变得越来越“重”,才可以支撑上云客户越来越“轻”的使用要求,IaaS 服务的可替代性高,如何纵深扩展提供上至应用下至芯片级的云服务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焦点。
与此同时,雷锋网观测到,公有云市场增速正在减缓,以阿里云为例,其上财季(2018 年 10 月-12 月)营收同比增长 84%,之前的两个季度阿里云分别是 90% 和 93%,次第减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公有云市场三位数的增长难再现。
百度云已经上岸,接下来公有云的竞争将是资金、AI 和硬技术实力的全盘竞争。
(邯郸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