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历经五年半,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成功并网。
11 月 27 日,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当天 00 时 41 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 5 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经现场确认,该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机组状态良好。
从开工建设到并网发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共耗时近 67 个月,如期完成年内并网的目标。此后,该机组还将进行各功率平台的各项试验和满功率示范运行考核。
中核集团表示,这为后续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并创造了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
目前,国际上三代核电技术的首堆工程,普遍面临着拖期的问题。例如,作为 AP1000 技术全球首堆的三门核电 1 号机组,以及首个采用 EPR 技术的广东台山核电 1 号机组,均存在拖期现象。
2018 年 9 月,三门核电 1 号机组投产,耗时九年半,因关键设备出现问题拖期,按计划应在 2013 年投产;2018 年 12 月,台山核电 1 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耗时九年。
福清核电站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福州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共规划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近千亿元。
福清核电1-4 号机组采用二代加改进型成熟核电技术 M310 ,已于 2017 年 9 月全面投入商运,四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过 1300 亿千瓦时。5、6 号机组则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其中,福清核电站 5 号机组于 2015 年 5 月 7 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 62 个月。
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曾于今年 5 月表示,福清核电 5 号机组今年年底将如期投产。
今年以来,该机组先后完成了热态性能试验、双层安全壳试验、主控室可居留试验、6 号机组外穹顶吊装、首次装料、首次临界等重要节点。
据中核集团介绍,华龙一号机组设计寿命为 60 年,反应堆采用 177 堆芯设计,堆芯采用 18 个月换料,电厂可利用率达 90% 以上,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核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合作研发设计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被称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中核集团称,华龙一号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国产化率达到 85% 以上,完全具备了批量化建设的能力。
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目前,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六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中核集团认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这对中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
中核集团为中国第二大、世界第四大核电公司。截至今年 6 月底,该公司在运核电机组 21 台,装机容量 1911.2 万千瓦;在建机组 5 台,装机容量 577 万千瓦。
今年 9 月 4 日,漳州核电 2 号机组正式开建;9 月 8 日,田湾核电 5 号机组正式投产。
中核集团控股的在役核电机组数由此达到 22 台,装机增至 2023 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变更为 6 台,装机增至 698.2 万千瓦。
(邯郸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