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Develppment
互联网开发& 推广服务提供商

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正式官宣:软银以400亿美元将Arm转让给英伟达

发布时间:2020-09-14 10:00:03来源:腾讯科技

  北京时间 9 月 14 日,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英伟达公司宣布,英伟达将以 400 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通过这一次收购,半导体行业将会诞生另外一个巨无霸企业,英伟达也将掌握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 Arm 架构芯片技术和知识产权。

  据报道,英伟达将为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支付 215 亿美元的股票和 120 亿美元的现金,包括签署收购协议时的 20 亿美元付款。

  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 Arm 的业绩达到某些目标,软银集团可能会收到额外的 50 亿美元现金或股票。另外 15 亿美元将以英伟达股票的形式支付给 Arm 员工。

  与这家日本科技投资巨头在 2016 年斥资 314 亿美元收购 Arm 相比,软银这一次的转让价格获得了一笔小规模的溢价。

  根据两家公司声明,软银集团预计在交易后将持有不到 10% 的英伟达股份。

  两家公司表示,监管机构对于收购交易的批准可能需要长达 18 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交易,交易需要得到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伟达表示,被收购之后,Arm 这家英国公司将“继续运营开放技术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这是其成功的基础”,这一声明旨在安抚 Arm 公司诸多强大的客户(比如苹果、高通、三星电子等销售 Arm 处理器的公司),化解监管部门的反垄断担忧。

  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公司表示,未来将把自家的技术添加到 Arm 对外提供授权的产品中。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他热爱 Arm 的商业模式,并希望扩大其广泛的客户名单。至于一些人士担心这笔交易会破坏 Arm 与包括苹果公司在内客户的关系,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为这笔收购花费了大量资金,没有动机做任何可能导致客户离开的事情。

  在黄仁勋的领导下,英伟达在市值和影响力方面迅速上升,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英伟达已经成为图形芯片的主导力量,该公司的芯片产品让视频游戏更加逼真,此外还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并正在进军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Arm 在全世界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收入,目前其收入来自许可 Arm 架构知识产权和销售处理器设计方案。该公司的技术是每年全世界售出的 10 亿多部智能手机的核心。从工厂设备到家用电子产品,使用其代码和架构的芯片无所不在。

  此次收购的一个幕后推动力是英伟达准备将人工智能引入所有有开关的电子设备中。在成功地将英伟达的图形芯片销售给数据中心、加速图像识别和语言处理之后,黄仁勋希望确保把他的技术推广到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电表的所有领域。

  黄仁勋在一次采访中说:“Arm 是一家与科技史上任何公司都不同的公司。我们将会把英伟达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与 Arm 庞大的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

  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 Arm 通过独特商业模式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成功的市场。三星电子、苹果、高通、博通、华为、英特尔等激烈的竞争对手都是 Arm 技术授权的大客户。他们要么使用 Arm 的设计作为自己研发芯片的基础,要么获得其指令集(处理器用来与软件通信的基本代码)授权用于专有工作。

  英伟达公司过去同样也是 Arm 的技术授权客户,因此这一次的收购交易被认为是对 Arm 中立性的挑战。作为对比,软银集团四年前的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争议的,因为这家日本公司不是 Arm 任何客户的竞争对手。

  英特尔是一个将面临直接收购挑战的客户。黄仁勋表示,当务之急是投资于 Arm 为数据中心计算设计芯片的项目。尽管黄仁勋向谷歌和 Facebook 提供图形处理器,帮助它们处理人工智能业务,获得了 30 多亿美元的收入。但他表示,他希望加快推广基于 Arm 架构的中央处理器(CPU)。而在历史上,CPU 一直是由英特尔主导的利润丰厚的市场,该公司掌控了约 90% 的份额。

  英伟达宣布将把 Arm 的总部留在英国,并将在那里投资一个新的设施,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培训客户企业,并为机器人和自动化实验提供一个地方。

  黄仁勋表示,这一承诺表明,此次收购将增加而不是减少 Arm 在英国的业务分布。

  软银集团出售 Arm 剥离了另外一个战略资产,有利于提高公司流动性,并使创始人孙正义能够专注于更具战术性的投资交易。

  黄仁勋经营着一家在过去十年中很少受到投资者关注的公司。像孙正义一样,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企业领导者,支持科技发展的长期愿景。然而,这位出生于中国台湾的企业家比他的日本同行更专注于工程技术,并且经常钻研半导体和计算机科学的细节。他最近对英伟达技术的成功改造涉及到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作的处理。他的芯片擅长将数据处理分解成小块,然后高速并行执行。

  黄仁勋还将在移动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大展拳脚。英伟达此前试图打破高通在该业务上的主导地位,但失败了。

  在智能手机处理器方面,高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自己研发的处理器。这两家公司都是 Arm 的大客户。即使没有移动业务,英伟达的市值在过去十年里也大幅上升。截至 2010 年底,该股每股 15.42 美元,但是上周五收于 486.58 美元。这使得它的市值仅超过 3000 亿美元,比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高出近 1000 亿美元,要知道,英特尔的收入是英伟达的 7 倍。
  (邯郸做小程序

最新资讯
© 2018 河北码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21892号-1   
© 2018 河北码上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