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9 月 5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创校校董潘建伟教授在公开课演讲上向公众透露光量子计算机最新进展:已经实现了光量子计算性能超过谷歌 53 比特量子计算机的 100 万倍。
潘建伟透露:“就在上个星期,我们刚刚完成了对 50 个光子的玻色取样,相比谷歌的‘量子优越性’大概可以快 100 万倍。”
去年 10 月,谷歌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 53 量子比特处理器,只用了约 200 秒就解决了经典计算机大约需要 1 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谷歌宣称其量子计算器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谷歌 CEO 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谷歌一共花费了 13 年的时间来达成这一突破。
量子计算机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难题,展现量子优越性。比如,量子计算的计算能力随着可操纵的量子比特数呈指数增长。利用万亿次经典计算机分解 300 位的大数需要 15 万年,而利用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 1 秒。
据悉,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此前,潘建伟团队成员朱晓波教授也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举办的“墨子沙龙”上表示,中科大团队年内将实现 60 比特量子计算系统,将超越谷歌实现的 53 比特量子计算水平。
(邯郸做小程序)